慈濟宮位於豐原中正路最精華的路段上,廟中主祀天上聖母,是葫蘆墩地區的主要信仰祭祀中心,一是中部赫赫有名的藝術殿堂,終年香火鼎盛,參拜香客更是絡繹不絕,也是個匠師級古蹟文史愛好者必訪的典範廟宇。
慈濟宮
慈濟宮是豐原最早的廟宇,在歲月的推移中,她見證歷史興替與朝代的更迭,也為葫蘆墩的歷史做最佳註解。豐原早期名為葫蘆墩,是因此地最早為平埔族葫蘆墩社所居住,又剛好地形上由大甲溪漂流沙所堆積成三個小土墩,遠處觀看形似葫蘆,漢人移民也以此來稱呼,著名的葫蘆墩圳流。清乾隆中葉有漳州人來此開墾,漢人進入墾拓而逐漸形成街市。
慈濟宮首次登上歷史舞台,是在乾隆42年〈1777〉以「觀音亭」的名稱開始。與其他古老媽祖廟相似,媽祖的香火由僧人與觀音菩薩信仰一同帶進來,在豐原慈濟宮自己留下的傳言則是有著一則奇妙的故事:
相傳是一位少林南院的高僧在雍正年間渡海來台,隨身肩挑著從湄洲朝天宮祖廟奉請來的媽祖聖像,本欲前往東勢或苗栗一帶傳法,然在途經葫蘆墩時,在市集旁的慈濟宮現址處稍事休憩,起身欲繼續前行時,卻發現無法挑起在有媽祖聖像的擔子,高僧逐叩拜擲茭請示,聖母指示意在現址鎮座,因此高僧便在現址興建茅屋以為聖母媽祖聖像之安奉祭祀,這茅屋即是慈濟宮近三百年的前身,而當時媽祖聖像即是豐原慈濟宮,現存的來自湄洲祖廟的開基媽祖,已有超過三百年的歷史。
廟埕前終日唱戲或表演雜耍,可見得當時葫蘆墩熱鬧景象。乾隆年間的慈濟宮在岸裡社古文書上稱為「觀音亭」。
嘉慶十九年〈甲戌,1814〉,當年廟方於中元節計舉辦盛大祭典,將所剩下的款項與先前所剩的節餘款,購置案桌放置於神龕前,於祭祀時擺放供品之用。案桌的兩旁刻有樂捐商號的名稱,由此觀之,當時的葫蘆墩街已然商業活動發達,附近庄仔所生產的農產品於此交易。廟宇靠近葫蘆墩圳東汴與墩腳土地公廟,這一時期可看最早豐原的雛型。
(資料截取:慈濟宮志、豐原慈濟宮全球資訊網)
嘉慶6年香爐
慈濟宮前身是誰雖無信史可考,以目前可以查考的文物為證,最晚到嘉慶六年〈辛酉,1801〉慈濟宮已經正式登上歷史舞台。現存與慈濟宮,鑄造於嘉慶6年(1801)的一座銅鼎式樣的3尺大香爐,上面鑄造著「慈濟宮 天上聖母」與「嘉慶六年」,鎮廟之寶也是葫蘆墩媽祖源由之鐵證,明確見證了當時慈濟宮的存在。
鑽神轎是民間傳統習俗活動,鑽神轎能得到神明的保佑,消災解厄。如今每逢年節祀典,慈濟宮便湧入來自各地的信徒,場面非常熱鬧盛大,人山人海的往往甚至需要出動警方協助。
參考資料:《慈濟宮志》、《常民逐夢─一群憨人ㄟ親水夢》
地址:台中市豐原區中正路179號
電話:04 2522 3184
營業時間:每天6:00~23:00
回列表
提示